很輕鬆簡單的短片,建議你在決定吃什麼之前,想一想什麼對你的健康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關於食物,Celeste's Scrapblog有一篇對速食的詳盡報導,包含了幾部短片。
我們活在一個環境待遇越來越差的星球,人類對於食物的選擇已經越來越重要,因為那不止會反映在自身健康,也會反應在環境中,以及下一世代。
每天花點時間想想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怎麼吃,是每個人起碼能給予自身的覺醒和基本待遇。
目前分類:科學與健康 Science & Health (80)
- Oct 19 Thu 2006 23:26
關於進食的智慧 bite - bringing intelligent thinking to eating
- Oct 18 Wed 2006 05:00
[全球暖化] 還剩多少時間?Global Warming
這部宣導片能告訴你,還剩多少時間。
另外,請造訪以下網站瞭解更多資訊:
11月4日來參加對抗地球暖化全球大遊行
"Climate Change, Taiwan Cares!" Parade and Festival
集合時間︰2005年11月4日(星期六)上午10點到下午2點 November 4, 2006. 10 am to 2 pm.
集合地點︰大安森林公園(信義路+ 建國南路轉角人行道)Daan Forest Park (Intersection of Xinyi Road and Jianguo South Road)
您是否覺得去年的冬天特別暖和?今年的颱風來得特別早?
- Oct 18 Wed 2006 04:16
[全球暖化] 高爾是企鵝人?(上下集) The Daily Show - Al Gore
Jon Stewart訪問了Al Gore,除了因為他為全球帶來了一個[不願面對的真相]之外,也為美國政壇帶來了一個奇異的論述。
[全球暖化]議題對布希政府而言,是完全空白的政績。不但空白,布希政府推動的政策還加速惡化了全球暖化。而布希支持者口徑一致的高聲反對高爾的訊息,紛紛指稱高爾是過氣政客,為了重返政壇,不惜從南極帶領[企鵝大軍](意指企鵝人)來打擊布希政府。
[全球暖化]議題便被布希支持者轉換成:「布希是蝙蝠俠,高爾是企鵝人」這樣的政治化論述。
除此之外,支持布希派的學者也紛紛指出,高爾喊出[全球暖化]就和當年Y2K一樣可笑。就算是真的,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科學家已經喊了N年,高爾只是當個放羊的孩子,為了吸引大眾注意,高爾只好到處亂喊。
布希是蝙蝠俠?高爾是企鵝人? 全球暖化的焦點這樣看是對的嗎?聽聽高爾的回應。這段採訪共分兩集,一起收錄在篇章中。
- Oct 18 Wed 2006 03:13
[全球暖化] 史蒂芬的[最樂於面對的真相] The Colbert Report - Global Warming
- Oct 16 Mon 2006 06:45
誰在塑造你 鴿子告訴你 B.F. Skinner's Shaping Experiment
關於Skinner 的著名實驗:鴿子的迷信行為( 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
規範? 迷信? 模式? 道德? 機制?
透過著名的斯金納的箱子 "Skinner's Box", 塑造出許多"迷信的"鴿子。
透過箱子的增強與減弱的兩種機制,鴿子從之中得出行為與食物的因果,進而產生出某種面向的行為模式。這些帶有偏向的行為模式的鴿子,被稱為"迷信的鴿子"。
這個著名的鴿子實驗,透過機械裝置來塑造鴿子的反射行為,而這樣的窘境也同樣適用於人類。
BF Skinner(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發明了塑造動物行為模式的儀器——斯金納箱。1968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 Oct 12 Thu 2006 04:26
[謠言終結者] 植物能感覺 Mythbusters - plants can feel
- Oct 11 Wed 2006 04:05
成為素食者的30個理由 30 Reasons to Go VEG
本影片由Peta(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人道對待動物組織製作。
Peta的網站上放了更多被虐動物的調查影片。有關動物被虐問題都可在這個網站中找到一些方案。
- Oct 11 Wed 2006 01:06
CBS報導 [盲天才] 海豚男孩 The Amazing Blind Dolphin Man
- Oct 04 Wed 2006 10:33
BBC報導 西伯利亞凍原成沼澤 Siberia tundra creates more Global Warming fears
西伯利亞凍原正在以及快速度溶解中,有些地區已經成為沼澤地。科學家表示,原本為永凍土平原的結冰層已經在溶解,使得凍原成為沼澤地,而其中水中所釋放出的甲浣(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將會導致暖化現象加速,甲浣危機將一發不可收拾。
科學家在永凍土壤表層以下3米的深度收集樣品。他在科學雜志發表科研報告說,凍土樣品在實驗室里融化以後,一些微生物就作用於碳,把它轉變成二氧化碳。科學家並且發現,西伯利亞的二氧化碳總量大約5千億噸,而大氣層目前有大約7300億噸二氧化碳,所以,西伯利亞永凍土層儲存的二氧化碳,差不多等於目前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總量。
BBC記者說,唯一的優點是可以輕易找到十幾萬年前的動物骸骨。
- Oct 04 Wed 2006 09:08
美國政府推動人體晶片植入 Get a microchip implanted, it could save your life
Verichip,我們之前在「未來的人體」曾介紹過這個人體晶片。
生產這家晶片的公司大股東為布希總統的弟弟。這晶片原本是用來識別豬、牛等家畜的植入晶片,但這家公司繞過法律障礙,直接在美國上市,並由政府大力推動中。美國政府甚至撥出補助款積極促銷晶片,只要200美元即可植入一個晶片,其它費用由政府補助。
目前美國政府試圖通過立法讓軍人植入,並且已經在某些醫院讓重病、慢性病患和精神病患者植入,並且即將在嬰兒房試用,該公司表示嬰兒植入晶片可以防止被抱錯或有人從嬰兒房偷走嬰兒。
晶片的用途在於:記錄植入者身份、信用卡號碼及紀錄、門鎖密碼、病歷、藥物使用歷程等。
晶片的疑慮有許多,就單純技術面而言:如果有人在附近拿著一台讀取機,則晶片內容會全數曝光。
- Sep 30 Sat 2006 12:55
殺人鯨如何教育小孩 Smart Orcas
分常難得的影片,科學家無意間拍攝到殺人鯨(虎鯨)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捕食。
一隻海豹爬在浮冰上躲避殺人鯨,這似乎是個聰明的辦法,但是殺人鯨比海豹更聰明。
科學家發現殺人鯨集體在冰塊旁製造波浪將海豹推下浮冰。
這群鯨魚不疾不徐的在浮冰附近繞圈,還帶著牠們小鯨。
海豹被衝下水後,鯨魚們並未捕殺牠,不久之後又見海豹爬上冰塊,如此反覆,科學家認為殺人鯨是在教育小孩捕食的技巧。
- Sep 30 Sat 2006 12:08
不要輕視耳鳴 TINNITUS- Can you hear that?
American Tinnitus Association製作的宣導片。
提醒人們別忽視耳鳴,長期耳鳴會引起失眠、憂鬱、躁鬱等作用,但是許多人並不自知耳鳴。
影片中也教導如何避免和保護耳朵。
喜歡大聲聽音樂、帶耳機的必須特別注意耳鳴,每年美國有大約五千萬人受耳鳴影響。
- Sep 30 Sat 2006 11:50
殺人鯨和牠的朋友 Killer Whale and Trainer
殺手鯨"Shamu"的新秀 --"Believe".
影片中的訓練師為Tom.San Diego
Shamu的網址:http://www.shamu.com/
- Sep 30 Sat 2006 11:39
日本獵鯨船進行"科研"獵鯨 Take Action to Protect Whales
綠色和平組織拍攝日本的捕鯨船隊在南極的冰洋上對鯨魚進行"科學研究"的獵鯨活動。
去年根據東京當局所謂的科學研究項目,捕殺的鯨魚中百分之七十都是懷有身孕的雌鯨,其中包括了小鬚鯨與被列為瀕臨滅絕的長鬚鯨。
國際人道協會的發言人貝儂說,根據這份報告日本捕鯨船隊獵捕的百分之九十的鯨魚都是來自澳洲的鯨魚保護區,這顯示了日本明目張膽地在澳洲的水域捕殺鯨魚。國際人道協會計劃向澳洲聯邦法院提出訴訟,以遏止日本漁業公司進行所謂的科學捕鯨活動。
1986年起,國際捕鯨協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IWC)禁止全球所有的商業捕鯨行為。但是日本卻仍然以「科學研究」的名義每年補殺超過500頭鯨魚。
日本官員對殺鯨的行為表示,要求日本人不吃鯨魚肉,就如同要求澳洲人不吃牛肉一樣。
- Sep 29 Fri 2006 07:05
[推薦專題] 基因食物:萬靈丹或是毒藥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 Panacea or poison
- Sep 29 Fri 2006 06:14
[推薦紀錄片] 未來食物 The Future of Food (2004) (GMO)
- Sep 29 Fri 2006 06:05
星際超市大戰 Store wars
- Sep 29 Fri 2006 03:08
[推薦專題] 基因食物的侵犯 Attack of the Genfood!
德國綠色和平組織製作的宣導片,提醒人們別吃基因食物。
由於歐盟拒絕讓未標示基因標籤及未經證實對人體安全的基因食物進口,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向WTO投訴, 指歐盟政策是貿易壁壘,興訟的結果是歐盟敗訴。歐洲綠色和平組織則加強對民眾宣導。
基因食物必備情報
GMO面面觀 台灣已經核准之GMF 台灣的基因發展(重組米、蔬果、魚肉)
- Sep 28 Thu 2006 07:04
向基因改造食物說不 W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為了反對基因改造食物對人體和地球的危害,綠色和平組織在日內瓦WTO會議的當日發起行動,向基因改造食物說不。
基因改造食物具有外來的基因,對大自然生態系統來說是全新品種,若釋放到環境,會改變物種間的競爭關係,破壞原有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基因改造生物會在自然界中自我繁殖,並和其近親品種雜交,從而使得外來基因在自然中以不可控制方式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基因改造食物的危機
1. 擾亂生態平衡及違反自然
2. 超級害蟲及超線雜草的出現
3. 引入致敏源頭
4. 抗生素治療失效
- Sep 26 Tue 2006 15:48
冥王星之行星定義會議 Change Some Definitions
短片解釋了科學家對冥王星定義的改變,會議和原因。
冥王星由於尺度小(比其他八大行星小得多)、軌道扁長,許多人對它能不能算一顆真正的行星表示質疑:
其它的一些天體,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軌道與冥王星十分相似。
太陽系中的一些行星還有著7個比冥王星更大的衛星。
在海王星外有一沿軌道運行的天體帶——柯伊伯帶。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就是這一軌道帶上最大的天體之一,並相信海王星是最後一顆「真正的」行星。
有說冥王星擁有衛星—冥衛一,因此它該作行星論,但天文學家及後相繼發現小行星243(愛達)等部份小行星同樣皆有衛星,所以擁有衛星被認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標準。
1998年曾有建議把冥王星剔除太陽系行星之列,但當年國際天文聯盟(IAU)否決。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2500位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正式參與投票的只有424人,6a號決議以237票贊成、153票反對與30票棄權獲通過)。但從決議起美國有300位天文學家及學者以新標準不嚴格為由反對這決議並展開「冥王星平反」運動,表示將在2007年IAU例會上進行動議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