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短片解釋了科學家對冥王星定義的改變,會議和原因。

冥王星由於尺度小(比其他八大行星小得多)、軌道扁長,許多人對它能不能算一顆真正的行星表示質疑:

其它的一些天體,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軌道與冥王星十分相似。
太陽系中的一些行星還有著7個比冥王星更大的衛星。
在海王星外有一沿軌道運行的天體帶——柯伊伯帶。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就是這一軌道帶上最大的天體之一,並相信海王星是最後一顆「真正的」行星。
有說冥王星擁有衛星—冥衛一,因此它該作行星論,但天文學家及後相繼發現小行星243(愛達)等部份小行星同樣皆有衛星,所以擁有衛星被認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標準。

1998年曾有建議把冥王星剔除太陽系行星之列,但當年國際天文聯盟(IAU)否決。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2500位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正式參與投票的只有424人,6a號決議以237票贊成、153票反對與30票棄權獲通過)。但從決議起美國有300位天文學家及學者以新標準不嚴格為由反對這決議並展開「冥王星平反」運動,表示將在2007年IAU例會上進行動議辯論。

2006年9月7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把冥王星、2003 UB313等四顆成為或即將成為矮行星的天體賦與編號,冥王星現編號為小行星134340號。

以上文引用自維基百科,中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yurawar 的頭像
    asyurawar

    Asyura News Video

    asyuraw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