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ch,2006, CNN報導了知名好萊塢影星查理辛對911真相的強烈質疑,查理辛在一個廣播節目中表示官方對大眾隱藏了911的真相,911應該另有內幕。
查理辛上 Alex Jones 的廣播節目時表示,他認為整個911事件中,官方的說法充滿疑點,他認為真正的911被官方掩蓋了,並且表示官方說法才是真正的陰謀論。
CNN的 'Showbiz Tonight' 則以專題方式報導了查理辛的說法。
查理辛:你越仔細研究那天的事件,你越能察覺到..整個事件實在有太多疑點。在這件事上,我們絕對不是陰謀論者。你知道嗎,對我而言,19個外行人,用美工刀( box cutters) 綁架了四架班機,並且撞擊目標達到75%的命中率...那才真叫陰謀論!
(註一:根據飛行訓練班的教練證詞,"劫機者"連小型飛機都不會駕駛,因此辛說"外行人".)
(註二:以官方說法來看:劫機者等於是生平第一次駕駛客機,就能在沒有塔台引導和無線設備及任何幫助下,準確的飛抵目的地)
- Feb 16 Fri 2007 08:05
[911真相] 好萊塢影星查理辛:政府掩蓋911真相 CNN: Charlie Sheen on 9/11 cover up
- Feb 15 Thu 2007 08:06
[911真相] 老布希與賓拉登兄長911當天在一起 The Carlyle Group: Bush and Bin Laden in Business
荷蘭的電視公司製作了一個節目,內容描述布希家族如何透過戰爭獲利,以及其家族龐大資產中不為人所熟知的部份:例如與賓拉登家族幾十年的合夥關係、布希家族的企業又在911中扮演何種"巧合性"的工作。
這部短片是該節目的其中一段,講述911當天,老布希與賓拉登的兄長們在華盛頓特區的麗嘉酒店內,一起觀看911發生,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Carlyle Group 的其他幾位美國政壇超級大老。
當天與會的人除了老布希,還有:
* Frank Carlucci: 前任美國防部長(1987-89) 共和黨 大學時期他曾是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的室友. 911時為Carlyle集團的主席
* David Rubenstein, Carlyle集團發起人之一.
*James Baker, 雷根時期的財政部長, 國務卿, 老布希的幕僚.
* Shafig Bin Laden 賓拉登的兄長 代表賓拉登家族出席
- Dec 06 Wed 2006 08:05
英國前環境部長: 911是美國政府策劃的 9/11: Attack or Gift from Heaven?
- Mar 01 Thu 2007 08:04
[可樂實驗室] 可樂、生豬肉、蟲? What Happens When You Pour Coke On Raw Pork?
- Mar 01 Thu 2007 08:04
[ABC報導] 碳酸飲料會致癌? Soda Causing CANCER?
- Feb 28 Wed 2007 08:05
[絕對推薦] 我的穆斯林30天 30 Days as a Muslim
看過「麥當勞薯條實驗」的人,應該對那種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表現觀點,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部影片是奧斯卡提名紀錄片「超碼的我」導演Morgan Spurlock 的新作,讓一個基督教保守派男子去體驗當個美國穆斯林生活30天。
延續他的速食實驗手法,這部紀錄片保有輕快的剪輯節奏、輕鬆愉悅的旁白、簡單易懂的內容。45分鐘的影片看起來一點也不沈重,還經常爆出笑點,頗有年輕人探索新世界的冒險味道。
Morgan擅長以實驗方式來表達觀點,繼「超碼的我」挑戰奧斯卡提名後,「我的穆斯林30天」是他製作的電視節目。他表示當初決定要製作以真人實境、挑戰生活觀點的實驗節目,還有製作人說「喔?有意思!」,等到一聽說要讓一個基督徒去當穆斯林30天,每個人都搖頭。簡直比拍「不可能的任務」還不可能。更可怕的是他們確定美國觀眾不想看這種「太嚴肅、太真實、議題性」的節目。
但當這部影片成功獲獎後,Morgan致詞時這麼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恐懼、偏見、批判的世界。每天,我們因我們的膚色而遭到批判、因我們穿在身上的服裝被批判、因我們和誰交往被批判、以及因我們所選擇相信的神而遭到批判。我的目標是希望藉由「設身處境」的方式,讓大家看見這個媒體不重視的議題,讓大家聽見這群同樣是美國公民的聲音。這群人的真實樣貌已被媒體扭曲,穆斯林已被妖魔化了,但最終,我們希望能讓大家理解,真正的妖魔在我們自己的心中。」
影片一開始便說,拜電影工業所賜,伊斯蘭的形象從過去遙遠的國度、神秘的面紗和肚皮舞、阿拉丁神燈,到911之後,穆斯林的形象一落千丈,盤旋在美國人腦海中的是機關槍、炸彈、爆炸等同於穆斯林。在媒體大肆宣傳的效果下,許多美國人帶著恐懼發著莫名其妙的汗,望著他們的穆斯林鄰居。
- Feb 28 Wed 2007 08:04
[面紗] 伊斯蘭的頌讚歌 Women wearing Hijab in Islam Nasheed
喔,兄弟,為何只看見他人遮蔽身體的軟布,卻看不見遮蔽你心的那道高牆?
Nasheed, 傳統伊斯蘭特有的頌唱法,無伴奏清唱、合唱或輪唱,最多搭配簡單的鼓聲,唱出對某件事物的讚美。將音樂以一種'極簡化'的方式表達,並創造出節奏和美感。近年來,Nasheed在歐洲新世代間漸漸受到歡迎,這首Nasheed解釋了穆斯林女性面紗的意義。
這首頌讚中還加進了穆斯林年輕女孩的告白,聽聽她們的心聲,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 Feb 28 Wed 2007 08:01
國王的新...菜 Beatbox Fame Game
- Feb 27 Tue 2007 08:05
[超凡心智] 不可思議的男孩 The boy with the Incredible brain.... Savant autism Clip 1
- Feb 27 Tue 2007 08:05
[美國影展短片] 完美的追逐 Doll Face
Doll Face.
這部短片展現人們對於所謂'完美'的追逐態度,它巧妙的結合了科技/時尚的二合一,一方面簡單明瞭的將女性如何物化自己、追逐著'懸在驢前的胡蘿蔔',一方面又傳達了人們如何被科技所消費。
眾所皆知,時尚的概念一直以'懸在驢前的胡蘿蔔'來逗引消費者,為了讓消費者瘋狂追逐,胡蘿蔔必須看起來更可口,更美妙,每個女孩必須學著裝扮更多、更白、更瘦,更多、更多...
然則,並非只有時尚業如此,'科技'也一樣拿著更大的螢幕、更好的效果、更多的功能...的胡蘿蔔掛在大家眼前,人的身體的許多功能被取代,靠著科技已經可以為人類達成許多事情。
影片以一個女孩的臉開始,在她面前有一個螢幕,這女孩開始模仿電視中的女性的裝扮,開始為自己化妝...
故事非常簡單,只是令觀眾不得不注意到的,是這女孩的無腦狀態,以及她身體的完全機械性....,而這無腦的臉,除非畫上和螢幕中給予的臉一樣的妝,她的世界才會開始有顏色,儘管如此,還必須靠機械的身體才能完成所有指令,一切功能都來自機械(科技)。黑白色調和配樂則賦予影片一種未來科技的焦慮感。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最終導致了精神和物質上的自我分解。從一種看似'自我建構'的行為開始,而最終以'拆毀'為終點。
這部短片05年為美國Siggraph參展影片,由Andrew Huang製作。
- Feb 27 Tue 2007 08:03
[世界在思考] 行動的風景
- Feb 27 Tue 2007 08:01
飛車去上班?試試直昇摩托車
- Feb 26 Mon 2007 08:05
將廣告預算用在社會議題 地獄披薩的行銷策略
Complaint against Bush billboard upheld 地獄披薩的布希廣告看板
地獄披薩(HELL PIZZA),紐西蘭一家連鎖外送披薩,向來在他們的行銷廣告中大膽挑戰社會議題。
不同於一般廣告慣用的粉飾太平手法,擺出俊男美女當誘餌,也沒有一般廣告中千篇一律假生活假歡樂的塑膠感,或重複對觀眾誦唸生活應該如何又如何的洗腦廣告。地獄披薩以其特有的幽默嘲諷挑戰禁忌議題,但也經常引來特定人士不滿。
去年,地獄披薩推出的'肉食愛好者''口味披薩,將之取名為Lust(色慾)。並決定隨盒附贈一枚保險套以宣導青少年安全性行為的觀念。每份Lust披薩盒中除了附送的保險套,並有詳細的說明和標語。
地獄披薩的廣告代理商'灰姑娘'廣告表示,紐西蘭的性問題令人必須正視:未成年少女懷孕情形持續在升高,愛滋患者增加,性病、青少年的性教育不足,許多父母不願意對孩童進行性教育,他們希望藉著在披薩盒中附贈保險套,能提高青少年對於性安全的認知。這項散發保險套的舉動受到健康團體與社會運動者的肯定與支持。該披薩並且已經成功散發超過17萬份保險套。
但是天主教徒並不買單(天主教反對人工避孕)。天主教代表對地獄披薩提出投訴,表示散發保險套是鼓勵性行為。其中反對最積極的是天主教中一個反同性戀的遊說團體:「家庭第一團體」。他們認為這個廣告在促銷色慾,同性戀者不會因為有免費保險套而帶套,只會讓性病更加傳播而已。指控中並且表示,廣告應該以溫馨感、讓人舒服為主,而這則不雅的廣告傷害了家庭價值和社會道德。天主教教會並呼籲抵制地獄披薩,「色慾披薩,吃了會下地獄」。
這項投訴於去年11月底達成裁決,以違反社會道德、抵觸社會標準並冒犯了部分人士遭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