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停戰期間為止,聯合國估計,至少有90萬黎巴嫩人因這次屠掠而無家可歸。
BBC記者Fergal Keane,在戰火後的黎巴嫩城市Bint Jbeil作了採訪。
「告訴聯合國,叫他們來看看這裡的老人和小孩!飢餓、恐懼、飢渴,許多人葬身在瓦礫堆下,這個世界沒有良知!」
生氣的老人對著記者大喊。
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人們仍舊活在恐懼、飢荒、戰爭、屠殺、仇恨之下。
直至停戰期間為止,聯合國估計,至少有90萬黎巴嫩人因這次屠掠而無家可歸。
BBC記者Fergal Keane,在戰火後的黎巴嫩城市Bint Jbeil作了採訪。
「告訴聯合國,叫他們來看看這裡的老人和小孩!飢餓、恐懼、飢渴,許多人葬身在瓦礫堆下,這個世界沒有良知!」
生氣的老人對著記者大喊。
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人們仍舊活在恐懼、飢荒、戰爭、屠殺、仇恨之下。
大眾面臨恐懼總是毫不質疑和猶豫,從古代到近代從未改變。
難怪希特勒總是強調「餵給人民恐懼才是最佳的控制方式」。
面對繁複的機場安檢,有些人可以盡情的表現情緒,透過抱怨排解掉。
有些人卻不能也不被允許任何情緒上的反應。
例如:伊斯蘭信徒。
身為一個伊斯蘭信徒,許多時候面對的不是一種絕對的傲慢(太絕對反而很容易被糾正)。
大多時候,伊斯蘭信徒面對的是一種絕對的偏見,帶著模糊而矯飾的態度。
時間若倒退回到二次大戰後的紐倫堡大公審,我們會清楚的聽見希特勒的高級將領
赫曼葛林(Herman Goering),當著全世界的面,展示著一個亙古真理:
『要人民支持戰爭很容易。不管是民主的國家、或是獨裁的國家,
議會制、或是共產制,人民有發言的機會、或是沒有發言的機會,他們最後終究會對他們的領袖唯命是從。』
『要操縱人民太簡單了,你只要一再強調人民被攻擊了,你只要大聲譴責那些反戰人士是不愛國,那些人會陷國家於危機中。這樣一定可以讓人民支持戰爭。』
『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行得通,而且保証奏效。』納粹將領如是說。
就在最近,MSNBC電視台的 Keith Olbermann 公布 "十大巧合時機,恐怖攻擊救了布希政府"。
巴勒斯坦主要的Hip Hop團體DAM(血),三人生長於一個混雜著巴勒斯坦、猶太、阿拉伯人共存的以色列小城。
所唱的"Meen Erhabe?"
歌詞簡單卻非常真實。力道十足的講出了巴勒斯坦人受迫害還被誣賴為恐怖份子的真正重點。
誰才是恐怖份子?
Who's the terrorist?
I'm the terrorist?!
How am I the terrorist when you've taken my land?
Who's the terrorist?
You're the terrorist!
身為巴勒斯坦人,就永遠不要出門。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鄰居以色列人,看你出門,他們會怎麼想。
你祖先種的橄欖樹,被他們搶走了。你祖父栽種的果樹,被他們搶走了。
你父親親手蓋好的家,被他們搶走了。
身為巴勒斯坦人,你住了幾十年的土地,忽然間不是你的。
你只能躲在帳棚中,最好永遠不要出現。
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想帶著全家大小到熟悉的海邊.....
以色列不要媒體公布的影帶之一。
以色列士兵以「搜尋武器」為由,闖入一位難民的家,用炸彈炸開門和牆。
當士兵進入這人家中時,女主人因炸彈而重傷倒在地上。男人拜託士兵讓他們叫救護車,但以色列士兵拒絕。並以懷疑這地方藏有武器的理由,繼續在他家搜尋。男人的妻子最後不治死亡。
其中一位士兵當時曾表示:「我不知道這是在作什麼,蠻齷齰的。」
但另一位士兵則認為:「這是例行任務,並沒有對他特別壞。」
稍後,經過CBC報導後,以色列軍方才表示「是個錯誤」。
據說,這是當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排演"紀錄片。
『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砰!』
後記:經過追查和比對,這個畫面和當年阿姆斯壯登月時,下樓梯的畫面、角度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砰』。